期刊简介

               本刊系由中华护理学会主管,山西省护理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玢阳学院共同主办的护理类学术性刊物。报道文章以护理学研究为主,涉及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及时反映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及护理专家经验荟萃,展示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飞跃发展的丰硕成果,将最优秀的护理论文介绍给广大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单位: 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出版部门: 《护理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64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2/R

邮发代号: 22-130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护理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护理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护理研究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临床科室护理风险系数评价方法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科室护理风险系数计算方法,为护理风险系数纳入绩效工作量评价提供客观参数依据.[方法]以我院2011年第2季度住院病人资料为例,根据病例分型计算各科Ridit值,初步拟定风险系数(Ki)值,再计算危重和自理依赖比值调整Ki值,并按佳和合理分档准则进行分档排序.[结果]第2季度高风险科室有ICU、神经外科;较高风险有胸心外科、心血管内科等10个科室,低风险有康复科、眼科、中医皮肤科等6个科......

    作者:张咏梅;江智霞;陈凌云;廖庆萍;张莉;邓仁丽;黄仕明;李永红;吴永清 刊期: 2014- 01

  • 护理品管圈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也称品质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首创,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通常为3人~10人)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我院于2012年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现将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分析如下.1培训方法1.1护理品管圈培训机构的成立我院于2012年开展临......

    作者:李晓芳;赵生秀;李月美;徐媛媛 刊期: 2014- 01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医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每班护理工作量,护理组长依据小组内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床位分配方法,护理组长根据组内成员工作年限分配一定数量的床位.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情况和病人、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

    作者:汪蓉;杨宝义 刊期: 2014- 01

  • 45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5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消毒灭菌知识进行调查,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结果]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消毒灭菌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低,社区卫生服务站、私人诊所问题尤为突出.[结论]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监督检查,建立完善......

    作者:熊德华;李晓艳 刊期: 2014- 01

  • 天津市护理人员能级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构建天津市护理人员能级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2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93,熟悉程度系数为0.85,权威系数为0.89,均大于0.7.变异系数变小,且越来越接近0.[结论]天津市护理人员能级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护理队伍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作者:周子琦;魏力 刊期: 2014- 01

  • “八知道-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八知道一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制定床旁交接班质量标准,制订“八知道一系统交接班”流程,内容有31项,观察实施前后相关不符合要求项目情况.[结果]与传统床旁交接班比较,“八知道一系统交接班”实施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P<0.05).[结论]“八知道一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护理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床旁交接班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杨永;覃惠娟;胡艳宁;杨连招;卢洪霞 刊期: 2014- 01

  • 控制理论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控制理论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生12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控制理论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综合素质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综合素质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控制理论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带教质量和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兰;王志莲;黄秀芝;孙运爱;刘德华;刘忠芳 刊期: 2014- 01

  • 1例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体位护理的循证实践

    PierreRobin综合征又称PierreRobin序列征和Robin缺陷[1],1923年由法国口腔医生Pierre等首次报道[2],发病率为1/3000~1/50000,是一种由胚胎发育(6周~12周)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新生儿期由于下颌畸形、舌后坠、腭裂而引起气促、发绀、喂养困难,病死率高达30%~65%,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正确的护理是患儿成活的关键[3-5].现将我科收治......

    作者:毛孝容;王晓敏 刊期: 2014- 01

  • 1例经同一血管重复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分析及其护理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纷纷出现,从而增加了病人治疗的机会.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化疗病人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它的使用,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但是,PICC也存在着感染、血栓形成、导管移位等风险.吴红娟等[1]报道,PICC置管后有症状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5%.而刘聿秀[2]研究发现,PICC相关血栓形成率高达50.5%,其中只......

    作者:陈群 刊期: 2014- 01

  • 1例皮肤接触汽油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急救护理

    汽油是一种高变异脂肪族和芳香烃类混合物,其内可含有少量的氧化剂.急性汽油中毒有呼吸道吸入汽油蒸汽、汽油呛人呼吸道或经消化道吸收3种途径[1].汽油中毒后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较为常见,而皮肤接触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临床症状则极为罕见,鲜有报道.我科于2012年1月17日成功救治了1例此类病人,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雁;黄萍;刘瑛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