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由中华护理学会主管,山西省护理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玢阳学院共同主办的护理类学术性刊物。报道文章以护理学研究为主,涉及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及时反映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及护理专家经验荟萃,展示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飞跃发展的丰硕成果,将最优秀的护理论文介绍给广大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单位: 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出版部门: 《护理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64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2/R
邮发代号: 22-130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护理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出版周期:旬刊
-
CT检查病人的护理
1972年CT应用于临床,将传统X光检查的重叠影像变成为层面图像,并拓展了检查范围,使医学影像检查发生了革命性飞跃.现在发展到可以对全身各个部位或器官的检查,也使医学影像检查由形态学检查向功能性检查迈进,且可在CT引导下进行介入活检和介入治疗.使CT室由从前的不配备护士,到现在的必须配备护士,并融入了大量的护理工作内容.现结合我科开展的检查项目,对CT室护士的主要护理工作范围以及所涉及的主要护理操......
作者:郑芳 刊期: 2006- 12
-
两种包扎方法在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常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法,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的止血方法.但由于术中肝素及常规治疗中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的应用,术后常规压迫止血所需时间往往较长,病人被压迫过程中及卧床时不适较多(如疼痛、排尿困难等).而血管封堵和缝合止血方法[J]费用昂贵(3000元~4000元),操作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我院对272例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病人进行了......
作者:刘丽 刊期: 2006- 12
-
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的同时对DVT导致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预防亦受到临床重视.本科室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开展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治疗DVT,大程度预防了DVT导致PE的发生,同时将溶栓药物直接灌注于血栓局部,达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溶栓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靖冬梅;杨立娟;王春玲 刊期: 2006- 12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大量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使心脏功能受损.病人早期进行血管重建有助于减少梗死区面积,保护心功能,显著降低早期病死率并改善预后.但是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心肌梗死的近期病死率虽有降低,但远期病死率却未见明显改善[1].2001年以来,国外已经尝试利用心肌梗死病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辅助治疗并取得了和动物实验一致的疗效.细胞注入途径包......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06- 12
-
改进气管镜清洗消毒方法控制医院感染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用内镜在临床各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但是,医用内镜是一项微创性、侵入性操作,如操作时不能无菌操作或器械未经严格正规的灭菌处理等,往往会破坏了机体的防御系统而受到感染[1].所以内镜的清洗与消毒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是以肺科为主的结核病专科医院,气管镜临床应用广泛,保......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6- 12
-
山莨菪碱红花乙醇混合液湿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红花乙醇混合液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9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红花乙醇混合液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72h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8.1%和8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红花乙醇混合液湿敷对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
作者:周取英;赖丽萍;骆菊英;白玉双 刊期: 2006- 12
-
预防化疗过程中的静脉损伤
静脉化疗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反复多次、大剂量联合化疗均可引起静脉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和水肿.若静脉化疗发生药物渗漏,则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炎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上述情况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而且能够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如何保证所制定的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同时病人有较好的血管条件去接受化疗计划,是护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现......
作者:黄俊 刊期: 2006- 12
-
止血带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治疗手段,止血带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必要工具,随着静脉穿刺技术发展的需要,止血带使用的种类、方法、数量、用途也发生了变化,现概述如下.......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06- 12
-
两种静脉输注液体加药方法的比较
静脉输注微粒污染主要为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安瓿、开瓶塞、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塞及输液环境不洁净等[1].传统加药法是使针头垂直橡胶瓶塞加药,经常遇到针头堵塞,溶液瓶内有橡胶瓶塞进入,不仅加药浪费时间,又易造成溶液微粒污染,输液时又易造成病人紧张.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自2004年7月开始不断摸索,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卫红;侯翠霞;王林文;徐秀丽 刊期: 2006- 12
-
冰袋降温后不同时间复测腋温的观察
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冰袋局部降温法对发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并于复温后30min复测腋温,判断降温效果[1].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此时测得的腋温数值与病人实际情况似乎不符合,往往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撤掉冰袋30min后,局部组织的温度仍然没有回升至身体的整体温度.为了验证这种假设,选择了该研究课题.目的是探讨腋下冰袋降温后在何时间、何部位复测腋温,能够及时得出较为准确的降温后体温,以判断......
作者:王军;郝艳丽;刘均娥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健康教育在垂体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 2 浅谈我国传统医学伦理观对现代护理道德观形成的借鉴意义
- 3 老年病人误服药品包装的思考
- 4 HIV感染者/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的调查研究
- 5 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6 经皮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在ICU中的应用
- 7 流动人口及常住人口孕产妇心理现状及其对产后抑郁症知晓情况研究
- 8 枸杞多糖对脑胶质瘤病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9 中药蜡疗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 10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分析
- 11 医护合作性学习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12 在骨科牵引病人中应用小儿定型枕和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
- 13 术前访视中应用综合坚强概念对口腔癌手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 14 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癌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 15 18例急性阿维菌素中毒病人的护理
- 16 卡介苗膀胱灌注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 17 放疗期间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 18 肝切除术中Tissuelink电刀的应用配合
- 19 声明
- 20 微量注射泵延长管的改进